论文文献筛选
文献阅读方法
论文提纲审阅

新手写论文,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幕后”知识?

2024-11-09 09:37:36

新手写论文,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幕后”知识?

作为初次撰写论文的学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其实有不少“幕后”知识起初可能是未曾了解到的,而这些知识对论文的质量和撰写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来详细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实用的“幕后”知识。

并非所有文献都具备学术价值

很多新手在学术研究时,对知网怀有极高的敬意,觉得只要能被知网收录的论文,就一定具有卓越的学术价值。我曾经也有这样的认知误区,直到在一次选题讨论会上,我的导师提醒我,在选择参考文献时,一定要格外留意文章的引用次数,优先挑选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

当下的学术环境较为复杂,有些文献可能并非凭借其本身的学术价值,而是通过资金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知网的收录。这类文献往往在学术圈内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比如有些企业为了宣传自身产品,花钱发表一些所谓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并没有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引用了这样的文献,不仅可能无法增强论文的说服力,还可能让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

为了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选择那些真正经过同行评审、被广泛引用的文献。同行评审是学术界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献通常在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而被广泛引用则说明该文献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其研究成果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以经济学领域为例,一些经典的研究论文,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被大量引用,它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文献就是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应该优先选择的。

除了知网,其他平台同样拥有学术性文献可供借鉴

中文资源

  • 维普、万方:这两个平台都是国内重要的学术资源库,它们与知网一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大量学术资料。维普在科技期刊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很多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会优先发表在维普收录的期刊上。而万方则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方面表现出色。比如在一些前沿学术会议上的研究报告,在万方上可能更容易找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在这两个平台上搜索相关的文献,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在知网没有收录的有价值的资料。我在做关于地方文化研究的论文时,就在维普上找到了很多关于当地特色文化传承的期刊文章,这些资料对我的论文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 谷歌学术、iData网站、国家数字图书馆:这些平台同样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谷歌学术是一个全球性的学术搜索引擎,它可以搜索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文献,包括中文文献。而且谷歌学术和iData甚至支持免费下载文献,这对于不在校园,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资源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便利。我有个朋友在家乡做研究,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他通过谷歌学术和iData下载了很多相关文献,顺利完成了论文。国家数字图书馆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数字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中文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注册账号的方式,免费获取其中的部分文献。

外文资源

  • sci - hub网站: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外文文献下载网站。在学术研究中,外文文献是我们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外文文献需要付费才能下载,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sci - hub网站则可以帮助我们免费下载大量的外文文献。不过,由于版权问题,有时该网站可能会无法访问,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sci - hub的镜像站点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ci - hub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我们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我在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时,通过sci - hub下载了很多外文文献,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

文献阅读不必逐字逐句

初读文献时,很多人可能会逐字逐句地阅读整篇文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文献的内容。但实际上,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信息过载,让我们抓不住重点。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摘要

摘要就像是论文的一个缩影,它能提供论文的整体结构,展现论文的完整要素。通过阅读摘要,我们可以快速捕捉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关键信息。在筛选文献时,我们可以先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该文献是否与我们的研究相关,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阅读。如果摘要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研究主题契合度较高,我们再详细阅读全文。比如我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时,通过阅读摘要,快速筛选出了那些与我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文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开头

研究背景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课题的缘起与动机。通过了解研究背景,我们可以深化对研究领域细分领域的认识,同时也能验证自己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研究主题已经在该文献的研究背景中被提及,并且该文献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我曾经想研究某一地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已有很多研究对该地区的传统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于是我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聚焦于该地区的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模式。

总结

这里所说的总结,不只是文章整体的总结,每个章节和段落的结尾或开头也需要我们留意。因为论文具有系统性,结论往往出现在这些位置。在阅读文献时,我们要及时记录下关键结论,因为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这些内容会被频繁引用。通过记录关键结论,我们可以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更加高效地组织语言,避免重复阅读文献。我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将从各个文献中记录的关键结论进行整理和分析,很快就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初稿。

完成论文提纲后,先让导师审阅确认,再着手撰写初稿

论文正文是根据提纲框架进行撰写的,如果提纲有变动,正文也需要相应调整。因此提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当我们在撰写提纲时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一些论文写作网站。这些网站有时能根据题目自动生成提纲,虽然我们不一定直接采用这些提纲,但可以借鉴其思路来完善自己的提纲。

完成提纲后,最好先让导师审阅确认。导师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帮助我们发现提纲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导师可能会指出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可行,提纲的结构是否清晰等问题。通过导师的指导,我们可以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避免在撰写初稿时出现重大偏差,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撰写效率。我在撰写论文提纲时,自认为结构很合理,但导师指出我的研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建议我更换研究方法。我按照导师的建议进行了调整,在撰写初稿时就顺利了很多。

对于新手来说,掌握这些论文写作的“幕后”知识,可以让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后续我也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论文撰写的实用指南,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