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论文时要避开的雷区,你知道几个?
2024-05-16 09:37:47

在学术领域,提交论文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既是学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导师耐心的一种考验。要是学生在提交论文时犯了些低级错误,就算导师平时不关注网络流行文化,估计也会被搞得心烦意乱。下面我就详细给大家讲讲提交论文时要避免的那些错误,大家在提交前不妨对照自查一下。
一、忽视提交期限,延迟上交——最易激怒导师的严重错误
这绝对是所有错误里最严重的一项。如果把导师的怒气值用五星来衡量,怒气满额是五星,那犯了这项错误,导师的怒火直接就会“爆表”,达到六星级别!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学生,必须牢牢记住提交期限。提交论文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是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参加考试有规定的时间一样。不过,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抗的因素,比如突然生病、实验数据出现意外等,导致无法按时提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提前告知导师。提前通知导师,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同时也显示出你对导师的尊重和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即便导师同意你延期提交,也绝对不能拖延太久。拖延时间过长,一方面会不断消耗导师的耐心,导师原本可能已经安排好了后续的工作和时间规划,你的拖延会打乱他们的节奏;另一方面,会让后续的修订工作陷入困境。比如可能会和其他课程的学习、考试安排产生冲突,或者后续时间过于紧张,导致论文修订得不够完善。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说不定还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对自己的学术发展可是百害而无一利。
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因为实验数据出现问题,没能按时提交论文。一开始他没有及时告知导师,等到导师询问时才说。导师虽然同意了他延期提交,但他却一拖再拖,原本答应一周后提交,结果拖了一个月。这期间导师多次提醒他,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导师对他非常失望,在论文评审时也格外严格,对他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批评,这对他的论文成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忽视标点、格式等细节问题——细节之处彰显专业
这里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提个醒,哪怕是在初稿阶段,也一定要注重格式的检查。虽然初稿距离最终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内容可能还会有较大的改动,但对于标题和标点这类明显的错误,我们必须要细心对待。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标题字体可能有不同的规范要求。有的要求标题用宋体加粗,有的可能要求用黑体,字号大小也有严格规定。如果不按照规范来,导师在审阅论文时一眼就能看到这些不规范的地方,会影响论文整体的专业性和美观度。中英文标点的混用问题也是很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在中文语境里就应该用中文标点,在英文部分就用英文标点,混用会让文章看起来很不严谨。
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导师平时工作很忙,要批改很多学生的论文。谁愿意在忙碌的时候看到一份错漏百出的文档呢?避免这类低级错误,不仅是对导师的尊重,也能让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要是因为这些小错误被导师批评,那就太不值得了。
我有个学生,他的论文初稿里标题字体不统一,有的用宋体,有的用黑体,而且中英文标点混用的情况很严重。导师看到他的论文后,直接指出了这些问题,并严肃地批评了他。这个学生觉得很委屈,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不影响论文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小问题反映出他对待论文不够认真、严谨的态度。后来他花了很多时间去修改这些格式问题,也从这件事情中吸取了教训,在后续的写作中更加注重细节。
三、未确认论文提交途径——提交方式不容忽视
在提交论文之前,一定要确认清楚导师要求的提交方式。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直接通过微信提交论文,结果遭到了舍友的质疑,后来一问才知道导师要求通过邮件提交。仔细想想,导师的要求其实是很合理的。
微信主要是一个社交工具,大家用它来聊天、分享生活。如果导师正在享受闲暇时光,比如在和家人一起吃饭、出去散步放松的时候,突然收到一篇论文,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心情。而且微信消息很容易被其他消息淹没,如果导师没有及时查看,论文就可能被忽略,从而错过重要的审阅时间。所以,提前与导师确认提交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能保证论文能顺利到达导师手中,也能避免因为提交方式不当而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我认识的另一位导师,就遇到过学生通过微信给他发论文的情况。当时他正在和家人度假,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打开一看是学生的论文。他觉得很无奈,本来美好的度假心情被打乱了。而且后来他因为忙于其他事情,差点忘记查看这篇论文,还好及时想起来了。从那以后,这位导师就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邮件提交论文。
四、擅自更改论文结构——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可能觉得原有的论文结构不太合适,需要进行修改。如果修改后的难度与原结构相似,并且这种修改是为了让论文更加合理、逻辑更加清晰,导师通常是能够理解的。
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觉得原结构难度大,就自作主张地简化结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导师的质疑,导师会觉得你是不是没有认真对待论文,或者没有尽力去解决遇到的困难。论文结构是论文的骨架,它体现了论文的整体逻辑和研究思路。如果结构不合适,正确的做法是及时与导师沟通。导师有着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给你提供很好的建议和指导。通过与导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找到更合适的论文结构,而不是擅自行动,以免弄巧成拙。
我有个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觉得原有的结构太复杂,就自己把结构简化了。当他把修改后的论文提交给导师时,导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导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他说觉得原结构太难写了。导师很生气,认为他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尝试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他重新调整了论文结构,论文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不恰当的提交时机——把握提交的“黄金时间”
提交论文的时机同样非常重要,下面我分两种情况给大家详细说明。
情形一:避免与同组同学同时提交论文
在一个小组里,大家的论文可能都要交给同一个导师审阅。如果很多同学同时提交论文,会给导师带来巨大的审阅压力。导师需要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论文,可能无法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审阅,这样就可能影响到对论文的评价和指导质量。
最佳的提交时间应该在截止日期前两三天。这样导师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阅,他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你的论文,发现问题并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为了避免与同组同学同时提交造成高峰,我们可以事先询问同组同学的提交时间。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在节假日或导师的休息时间提交论文。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是导师放松和调整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打扰他们,不仅不礼貌,还可能会让导师感到厌烦。
我曾经带过一个小组,有一次临近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好几个同学同时把论文交给了我。那几天我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对每一篇论文进行仔细的审阅,只能匆匆给出一些简单的意见。结果很多同学对我的评价不太满意,觉得我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论文。后来我跟他们解释了原因,也提醒他们以后要注意提交的时机。
情形二:提交修订版论文时的时机把握
当导师给出修改意见后,我们需要对论文进行修订并再次提交。在这个过程中,提交修订版论文的时机也很关键。不宜在导师给出修改意见当天就提交,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修订,很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你是不是没有认真对待修改意见,只是敷衍了事。但也不能过晚提交,最好在3 - 5天内完成修订。如果时间拖得太久,导师可能会遗忘之前给出的修改意见,或者因为其他工作的干扰,无法很好地再次审阅你的论文。所以,把握好提交修订版论文的时机,能够让论文的修订过程更加顺利。
我有个学生,导师给他提出修改意见后,他当天就把修订后的论文交了上去。导师看了之后很不满意,觉得他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提出的意见,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些修改。后来这个学生重新认真修改了论文,在导师提出意见后的第四天再次提交,这次导师对他的论文比较满意,也给出了更详细的指导。
六、过度使用表情包——沟通需把握“分寸感”
在与导师的沟通中,表情包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适量使用表情包可以调节气氛,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年轻、思想比较开放的导师来说,适当的表情包可以让沟通更加轻松愉快。
然而并不是所有导师都喜欢这种风格。有些导师可能比较传统、严谨,他们更注重沟通的正式性和专业性。对于这样的导师,过度使用表情包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过于随意的表情和言语可能会让导师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们,甚至可能引发冲突。所以,在与导师沟通时使用表情包一定要保持谨慎。我们要先了解导师的性格和沟通风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表情包以及使用的频率和程度,以免因为表情包使用不当而影响与导师的关系。
我有个同事,他是一位非常严谨的老教授。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和他沟通论文问题时,频繁使用表情包。老教授觉得这个学生不够尊重他,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比较冷淡。后来这个学生意识到了问题,向老教授道歉,并在之后的沟通中注意了自己的言辞和表达方式,师生关系才逐渐缓和。
提交论文虽然只是学术生涯中的一个环节,但其中涉及到的这些细节问题却不容忽视。我们要尽量避免上述这些错误,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论文提交,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论文得到更好的评价,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自己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在提交论文时都能顺顺利利,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