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好文献综述?这些小技巧别错过!
2024-11-10 09:37:47

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里可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呢。它不单单能帮咱们梳理研究领域的现状,还能给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昨天我探讨了文献综述创作的常见误区,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文献综述写作中能用得上的技巧。
一、撰写要领
(一)归纳总结
文献综述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得建立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之上,对这些文献进行整合与概括。咱们得广泛阅读和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通过深入分析,构建出研究领域的全局视图。
在撰写过程中,有两种实用的策略可以采用。
1. 时间轴整理
要是前期在梳理文献的时候是以时间为主线,那写作时也能顺着这个思路来。既可以选择由近及远的顺序,也能选择由远及近的方式,依次呈现该主题在学术界的研究历程。就拿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来说吧,从早期简单的医学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智能诊断系统,通过时间轴的梳理,能清晰地展现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详细描述某一领域在过去十年中的演变过程、关键发现和结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让读者直观地了解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对于一些具有明显时间发展特征的研究主题尤为适用。比如研究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诞生,到后来的普及,再到如今的高速发展阶段,按时间轴整理就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2. 专题模块组织
把研究主题细分为若干小范畴,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以研究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例,我们可以分别探讨社交媒体的发展轨迹、国内网民数据的变化趋势、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以及其对人交往的影响等方面。这样能让综述更有条理,每个专题模块都能深入探讨一个特定的方面。不过呢,通常按时间顺序进行写作会更加易于执行和理解。因为时间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能够让读者更容易跟上研究的发展节奏。比如在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时,按时间顺序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到多媒体教学,再到如今的在线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演变。而如果采用专题模块组织,可能会把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进行分类讨论,但在连贯性上可能不如时间顺序。
(二)评论结合
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不能只是单纯地罗列文献和堆砌文字。虽然文献综述的基础是众多参考文献,但它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我们在吸收和整合学术信息的同时还得提出自己的客观看法,实现文献综述的述与评的平衡。
在提出个人观点时,要把握好度。既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思考,又要巧妙地融入客观叙述之中,避免过多主观臆断。就拿综述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文献来说,在介绍不同学者的观点后,我们可以分析这些观点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些综合性的看法。有的学者强调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而有的学者更关注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这两种观点的侧重点,并提出自己对于教育公平更全面的理解,比如教育公平不仅包括资源和机会的公平,还应考虑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等。再比如在研究城市规划的文献综述中,不同学者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交通规划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些观点,而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规划的关系等。
二、撰写风格
(一)引言与主题
文章开头的引言部分特别重要,它得先介绍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读者明白为啥这个主题值得研究。同时要梳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概述各篇文章及其作者间的异同。虽然不同文章的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但它们往往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了学科的发展。
引言的目的是阐述学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当前讨论的热点、代表性作者及其不同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观点来挖掘它们之间的共通性与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就拿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来说,A类作者可能侧重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而B类作者可能更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比较这两类作者的观点差异,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比如都认为气候变化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如如何综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多方面影响。再比如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综述中,不同作者可能从历史、艺术、经济等不同角度提出观点,我们通过引言部分的梳理和分析,找出这些观点的联系和差异,提出如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等中心议题。
(二)结构与撰写
文献综述的结构和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研究性论文更注重研究方法与结果,而文献综述则需要向读者呈现与主题相关的详细信息、动态、进展与展望。下面详细描述一下文献综述的结构。
1. 综述题目
题目得简洁明了,能准确反映综述的主题和范围。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了解综述的核心内容。比如“大数据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这个题目就清晰地表明了研究的主题是大数据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并且是一篇综述文章。如果题目过于模糊或者冗长,读者可能就很难快速抓住文章的重点。例如“关于一些新兴技术在某领域应用情况的研究”这样的题目就不够明确,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就清晰多了。
2. 作者单位
提供作者的所属机构,这能增强文章的权威性。读者可以通过作者单位了解作者的研究背景和资源,从而更好地评估文章的可信度。比如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作者所撰写的文献综述,可能在研究资源和研究能力上更有优势,读者会更倾向于相信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作者单位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机构,读者可能就会对文章的质量产生一定的疑虑。
3. 摘要
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目的、方法和结论。摘要就像是文章的精华版,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核心要点。一般来说,摘要的字数不宜过多,控制在几百字以内即可。比如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的摘要,可以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是梳理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是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在不同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结论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等。
4. 关键词
列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方便读者检索。关键词是文章的重要标识,它们能帮助读者在海量的文献中快速找到我们的综述。在选择关键词时,要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词汇。比如在“大数据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这篇文章中,关键词可以选择“大数据”“金融风险评估”“应用”等。这些关键词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让读者在搜索相关文献时更容易找到这篇综述。
5. 前言
介绍选择该主题的原因,说明主题背景,阐述撰写该主题文献综述的目的。前言部分还要概括主要部分,并总结全文。它主要介绍写作目的,定义相关概念,界定综述范围,概述问题的现状或争议焦点,引出核心主题。比如在撰写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文献综述时,前言可以介绍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然后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界定综述的范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概述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争议焦点,如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最后引出核心主题,即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全面综述。再比如在研究智能家居发展的文献综述中,前言可以说明选择该主题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家居市场逐渐兴起。定义智能家居的概念,界定综述范围是国内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概述当前智能家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同品牌产品的兼容性等,引出对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和挑战的研究这一核心主题。
6. 主题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核心,写作方式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按年代、问题或观点进行综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并进行客观评价。例如按年代综述时,可以分别介绍不同时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和政策支持等情况;按问题综述时,可以分别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问题;按观点综述时,可以介绍不同学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看法。在研究智能交通发展的文献综述中,如果按年代综述,可以从早期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到后来的智能车载系统,再到如今的车路协同技术等不同年代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如果按问题综述,可以探讨智能交通中的交通拥堵治理、交通安全保障等问题;如果按观点综述,可以介绍不同学者对智能交通未来发展方向是侧重于技术创新还是政策引导等不同观点。
7. 总结
总结部分类似研究性论文的小结,对全文主题进行简要回顾,列出主要研究者及其贡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总结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文献综述时,可以回顾新能源汽车从起步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列出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者和机构,然后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未来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朝着智能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等。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中,总结部分可以回顾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从初步应用到逐渐普及的过程,列出相关的研究者和他们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贡献,对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如可能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体验和跨学科教学应用等。
8. 参考文献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知网等学术平台一键导出参考文献,具体导出方法在相关教程中已经有所说明。同时在文献选择时,要考虑学者观点的争议性,避免为论文写作埋下潜在的争议或错误。比如在引用关于某一疾病治疗方法的文献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学者的观点,不能只引用支持某一种治疗方法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观点。在研究环保政策的文献综述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环保政策相关文献都要进行综合引用和分析,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观点的文献,这样才能保证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写好文献综述需要掌握一定的要领和风格,通过归纳总结、评论结合,合理安排引言、结构等方面,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希望以上这些小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