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降重
查重原理
降重方法

论文降重降不下去怎么办?这 6 个方法建议大家试一试!

2024-11-15 09:36:11

论文降重降不下去怎么办?这 6 个方法建议大家试一试!

在学术的漫漫征途中,撰写论文是每位学子都绕不开的重要关卡。而保证论文的原创性,避免抄袭,更是关乎学术诚信的关键所在。不少同学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扰:论文重复率居高不下,用尽各种办法,重复率依然顽固地降不下来。别着急,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有效的降重方法。在分享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查重的基本原理。

查重基本原理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采用的是知网(CNKI)查重系统。知网查重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即连续超过 13 个字符的重复内容会被认定为抄袭。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把句子拆分成短句是不是就能轻松避开查重检测了呢?其实不然。查重系统相当智能,它不仅会把明显抄袭的句子标记为红色,对于那些相似度较低的文本,也会标记为黄色,而这些黄色标记的内容同样会影响文章的整体重复率。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句子短就不会被查出来,必须从多方面去考虑降重的策略。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段原文“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若只是简单地拆分成“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依然可能被查重系统检测到重复。因为系统会综合考虑语义和词汇的匹配度,而不是仅仅看句子的长短。

常见有效降重技巧

01 跨语言转换法

这种方法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当你急需解决降重问题时,不妨考虑一试。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把中文内容翻译成韩文,接着将韩文转换为爱尔兰文,再把爱尔兰文转为俄文,之后变成日文,然后再转为英文,最后重新翻译回中文。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多语言转换过程,很多语句的结构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不过,在完成语言转换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文本。因为经过多次翻译,有些语序可能会变得不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调整,确保文章通顺且逻辑清晰。虽然这种方法受到争议,因为即便进行了翻译,有时仍会被查重系统识别出来,但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概率问题。有时候第一次检查时某些部分被检测到重复,可第二次检查时,同样的部分却未被发现。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多进行几次查重尝试。

比如有一段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述,经过跨语言转换后,可能句子结构和用词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原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转换后可能变成“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但转换后的句子可能存在语序不通顺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极为重要”。

02 同义重述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的降重方法。它的核心是依据原文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和表述语言。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替换相似词汇来改变句子的表达。比如“研究表明”可以替换为“研究显示”“研究发现”等;“非常重要”可以用“至关重要”“极其关键”来替代。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调整因果关系,只要不偏离原文的主旨即可。

还有一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就是直接改变句子结构。例如把主谓宾句转换为被动句。像“小明吃了苹果”可以改为“苹果被小明吃了”。另外也可以使用反向词典来修改关键词。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耗时,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在进行同义重述时,要逐句分析原文,确保每一处修改都合理且符合逻辑。

以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为例,原文“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同义重述:“教育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里不仅替换了“目标”为“旨在”,“提高”为“提升”,“素质”为“素养”,还对句子结构进行了微调。

03 调整句首句尾,变换中间语序

当我们引用他人论文中的文字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降重。具体做法是替换掉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保留中间的内容,然后将保留的内容改为被动句。这样一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后,我们再对修改后的句子稍作润色,消除可能存在的语病,就能够有效规避查重。

比如原文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我们可以这样修改:“许多便利是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而变得更加迅速。”通过这样的调整,句子的表达有了很大的改变,重复率也会相应降低。

再看一个例子,原文“在医学研究领域,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我们可以调整为“更多的希望被新的治疗方法带来给患者,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是在医学研究领域不断涌现的”。经过这样的修改,句子结构和表达都有了显著变化。

04 图像或文档嵌入法

由于知网查重系统目前仅对文字进行检查,无法识别图片和表格,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降重。具体操作是将他人论文中的文字截图为图片,或者将某些引用内容以 Word 文档形式嵌入到论文中。这样这些内容就不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到。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图片和文档的嵌入要合理,不能影响论文的整体排版和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如果论文中有大量的内容都采用这种方式嵌入,可能会让论文显得不够专业,也不符合学术规范。所以,这种方法要适度使用,一般只针对一些关键的、难以降重的内容。

例如在一篇关于数据分析的论文中,有一段详细的数据表格和分析文字,我们可以将表格截图为图片插入论文中,文字部分如果难以降重,也可以考虑以文档形式嵌入。但要注意,不能让图片和文档的插入显得过于突兀,要与论文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05 空格插入法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降重技巧。具体做法是在文章中的每个字之间插入空格,然后将空格的字间距调整到最小。因为查重系统是基于词汇进行检测的,插入空格会切分词汇,从而绕过查重系统的检测。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些正式的论文提交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格式的要求而无法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如果插入空格过多,可能会影响论文的美观和可读性。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先了解论文提交的具体要求,谨慎使用。

比如原文“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插入空格后变成“科 技 创 新 是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虽然可能会绕过查重系统的检测,但在正式提交论文时,这种格式可能不被允许。

06 参考文献引用法

当我们发现论文中有标记为红色的内容时,可以尝试找到这些内容的原始出处,并添加引用标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标记为红色的部分都需要添加引用。

在检测系统中,对于引用他人文章和抄袭他人文章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一般来说,软件的阈值设置为 1%。假如一篇论文共有 8000 字,那么 1% 就代表 80 字。如果重复内容超过 80 字,即便添加了引用,系统仍会判定为抄袭。所以,在使用参考文献引用法时,要准确把握引用的比例和范围,确保引用的内容符合规范。

例如在一篇 10000 字的论文中,我们引用了一段 120 字的内容,即使添加了引用标记,由于超过了 1%(即 100 字)的阈值,系统依然会判定为抄袭。所以,我们在引用时要严格控制引用的篇幅。

通过上述这 6 种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但我们也要时刻牢记,保持学术诚信是做学问的根本。我们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原创的,避免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论文查重这一关,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在实际降重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论文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有时候,单一的方法可能效果不明显,我们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先使用跨语言转换法对一些长段落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用同义重述法对转换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在降重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查重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降重策略。

另外我们还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请同学、老师帮忙查看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修改建议。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我们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从而为我们的降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论文降重虽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保持耐心和细心,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降重工作,让自己的论文达到学术要求。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术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