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结论与讨论环节的区别、撰写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4-06-10 09:37:54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结论与讨论环节难道仅仅是尾章的陪衬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两部分堪称论文的高潮所在,是文章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不过,许多人对于讨论(discussion)与结论(conclusion)的区别依旧感到困惑。在撰写论文时,究竟哪一部分应排在前面,哪一部分应跟在后面,以及它们各自的撰写技巧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一、结论与讨论的排序问题
关于结论和讨论的排序,其实两种顺序都有其合理性。有些学者觉得,讨论放在前面,意味着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而讨论放在后面,则意味着重点是对研究结果做进一步阐释,也就是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大家更习惯把讨论放在结论之前。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撰写讨论和结论时,都有哪些要点需要留意。
二、结果部分应展示的内容
(一)研究核心内容的概括总结
在结果部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研究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对关键点展开深入分析与观点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要让读者能够迅速把握研究的主旨和重点。
就拿一项关于某种新型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来说吧。其核心内容可能就是该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在总结的时候,要清晰地说明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变化,比如症状改善情况、生理指标的改变等。同时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分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就能快速了解研究的核心所在。
(二)展望未来趋势
除了总结核心内容,还应该展望未来趋势。这其实就是在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成果的价值、意义等进行延伸,展现其发展潜力。
还是以刚才的药物研究为例,在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可以对该药物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可以包括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例如进一步研究药物的长期疗效、不同剂量的效果对比等。同时也要提及研究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比如是否有可能改变该疾病的治疗方案,对整个医疗行业会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等。这样的展望能够让读者看到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潜在价值。
(三)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也是结果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将本文的观点/结论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对比,可以更加凸显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继续以药物研究为例,可以将该新型药物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从治疗时间、治愈率、副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新型药物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这种对比分析,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到研究的价值,也能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比如说,如果新型药物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但副作用相对较大,那么后续研究就可以朝着降低副作用的方向进行。
(四)观点结论的补充说明
对观点结论进行补充说明,有助于加深读者的理解。这部分可以包括对研究结果的一些限制性解释,以及对可能存在的误解进行澄清。
在药物研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限制条件,比如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实验环境的特定性等。对这些限制条件进行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客观地看待研究结果。同时如果研究结果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也要及时进行澄清,避免读者产生错误的认知。例如如果研究结果显示药物在特定年龄段有较好的疗效,但可能会让读者误解为对所有年龄段都有效,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澄清。
三、讨论部分应展示的内容
(一)关键发现的简洁复述
在讨论部分,首先要对文章关键发现进行简洁复述,并探讨这些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以及它们对研究问题的回答程度。
例如在药物研究中,关键发现可能是该药物在特定剂量下对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复述时,要简洁明了地说明这一发现。而后,分析这一结果是否支持最初的研究假设,即该药物是否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同时评估这一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回答程度,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果研究假设是该药物能完全治愈疾病,但结果只是显著改善症状,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以及后续还需要研究哪些方面来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
(二)研究活动的概括总结
其次要对研究活动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主要假设进行深入探讨。这部分应当详细描述研究的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结果。
在药物研究中,要说明研究是如何设计的,包括样本的选择、实验的分组、治疗方案的实施等。同时要对每个步骤的目的进行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总结每个步骤的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此外还要对主要假设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假设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能够验证假设。如果样本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就会影响研究结果对假设的验证,这时候就需要分析这种偏差对研究的影响程度。
(三)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的结合
将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相结合,进行解释与推断,并确保引用相关参考文献,这也是讨论部分的重要内容。
在药物研究中,要查阅相关的文献,看看其他研究对该药物或类似药物的研究情况。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进行对比和分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相似或不同的结果。同时通过与现有文献的结合,进行合理的推断,预测该药物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性。比如如果现有文献表明类似药物有某种潜在的副作用,而自己的研究结果未发现,就需要分析原因,是研究方法不同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讨论部分,还需要阐述研究的限制和条件,以此界定研究发现的适用范围。同时基于本文的发现,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或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在药物研究中,研究的局限性可能包括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时间较短等。对这些局限性进行说明,能够让读者清楚地知道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而后,根据研究结果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比如扩大样本数量、延长研究时间等。此外还要探讨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例如该药物是否可以推广到临床治疗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如果样本只涵盖了某个地区的患者,那么在推广到其他地区时可能就需要考虑地域差异等因素。
四、撰写时的注意事项
(一)四要
1. 图表编号与标题
所有图表需编号并附上标题,确保清晰易懂。在学术论文中,图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数据和结果。但是如果图表没有编号和标题,读者就很难理解图表的含义。因此要为每个图表编号,并附上准确、简洁的标题,让读者能够快速明白图表所展示的内容。比如一个展示药物不同剂量下疗效对比的图表,标题可以是“不同剂量药物治疗某疾病的疗效对比”,这样读者一看标题就能知道图表的核心内容。
2. 强调关键结果
强调关键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关键结果是研究的核心所在,能够反映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撰写论文时,要突出关键结果,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研究的重要发现。同时这些关键结果也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引导其他研究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如果关键结果是某种药物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显著疗效,那么后续研究就可以针对这种基因突变展开更深入的机制研究。
3. 讨论研究重要性
不忘讨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支撑现有成果。研究的重要性是衡量研究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论文中,要讨论研究的重要性,说明研究对学术领域、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贡献。同时要解释研究结果是如何支撑现有成果的,与前人的研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果前人研究只是初步发现了某种药物的潜在作用,而自己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疗效并明确了适用人群,那么就可以详细阐述这种研究的递进关系和重要性。
4. 明确研究局限性
明确研究的局限性、挑战和未来问题。任何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论文中,要坦诚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同时要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比如研究可能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无法准确检测某些指标,那么未来研究就可以朝着改进技术手段的方向努力。
(二)四不要
1. 避免忽略研究重要性
避免忽略研究的重要性,确保读者能够认识到研究的价值。如果在论文中不强调研究的重要性,读者可能会觉得研究没有什么意义,从而影响论文的影响力。因此要在论文中突出研究的重要性,让读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研究的价值。可以从理论创新、实际应用等多个角度来阐述研究的重要性。
2. 避免泛泛而谈
不要过于泛泛而谈,应选择性地详细阐述结果。在撰写论文时,要避免对所有结果进行简单罗列,而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重要的结果进行详细阐述。对于一些次要的结果,可以简要提及或者省略。这样可以让论文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比如在药物研究中,一些与主要研究目的关联不大的细微指标变化就可以简要提及。
3. 不要在正文添加补充材料
不要在正文中添加补充材料,应将其置于附录中。补充材料通常是一些与研究相关但又不属于正文核心内容的资料,如详细的实验数据、调查问卷等。如果将这些补充材料放在正文中,会使正文显得冗长,影响阅读体验。因此要将补充材料放在附录中,方便读者查阅。这样既保证了正文的简洁性,又能满足读者对详细资料的需求。
4. 避免重复结果
不要在讨论部分简单重复结果,而应着重于对结果的分析与整合。讨论部分的重点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结果。在讨论部分,要对结果进行解释、推断,分析结果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结果与研究假设、现有文献的关系等。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与整合,能够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为研究提供更深入的见解。比如结果显示药物在某个时间段疗效最佳,讨论部分就可以分析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段最佳,与药物的代谢机制等有什么关系。
学术论文的结论与讨论环节并非尾章的陪衬,而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了解它们的区别和撰写技巧,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撰写论文时,能够重视这两个环节,按照上述要点进行撰写,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